我們去買窗簾,總是聽著商家給你巴拉巴拉的這是棉麻,這是高精密,這是絨布等等,于是就開始一頭霧水,甚至最后判斷好壞變成了仿佛高精密布一定一樣,或棉麻布一定一樣,或去看布的成份,實際上這些方式都是不科學的,比如棉麻質感的布,最便宜的小廠布可能才幾十元一米的,還是寬幅,而最貴的可以達到上幾百元還是窄幅的進價,那么,怎么能夠快速判斷布的好壞:
一、布的密織程度
這點是決定一個布好壞很重要的方面,或可以說是一塊布一平方的克重。布都是紗線織起來的,那么這個紗線用量多少密織度是多少直接決定著布的品質,我們以高精密布料為例,最便宜的高精密布料一平方只有20000根紗線,而我們采用的高精密一般會在38000根--43000根之間,那么明顯材料多用一倍,工時多用一倍,那么,我們怎么來判斷布的密織程度啊,有幾種方法:
1、高精密
直接用眼睛觀察表面,越看不到紗線的痕跡密織度越高(故意做的紋理除外),并且是越薄且越看不到紗線痕跡更好。
2、雪尼爾
雪尼爾,很容易鑒別,手摸,越厚的密織度越好(注意,不是所有的布越厚越好)
3、其它面料
其他的布料鑒別方式,用手指頭在布料后面向外頂,就可以清晰的看到布的密織程度。
二、布料的色澤正不正及色牢度
這個東西的鑒別是最玄的,但是我個人卻認為是最核心的,窗簾是軟裝中很重要的美的一環,而美,難道是花多就美嗎?色正不正才是逼格提升的核心。而染色的顏料其實成本差距很大的,有上萬一噸的,也有幾百一噸的。同時,這種顏料的好壞不僅僅是決定了色澤,還對環保有比較大的影響,并且窗簾布有很大一個指標叫色牢度,也就是說被太陽曬后變色褪色的時間長短,好的布一般會達到4級,這個就只有眼睛去看了。
三、布料的手感及表面質感
我們其實無法去完全判斷原料好壞,那么,我們從手感上和表面質感上可以去初步判斷:
1、棉麻質感的布料,棉麻質感的布料要確認一點,未必含棉麻,但是表面質感是這種的都歸類到這塊。很明顯,既然是棉麻質感的,那么就要看上去像棉麻,摸上去是棉麻(我怎么覺得在說廢話,但是怎么說啊?),那么棉摸著比較軟,而麻摸著像麻(原諒我又說了一句廢話,但是真不知道怎么說),表面上看有點接頭的感覺。同時注意,其實含棉的貴不了什么,含麻的就貴多了。那種摸上去比較硬,且沒有棉麻感覺的就比較低端。
2、絨布,一定要摸上去軟。看上去有厚重感但是摸著又不是很厚。
3、雪尼爾, 剛才說了,要摸著厚重感。
4、高精密或仿真絲,輕柔的感覺,一定不能硬。
5、紗和襯布,手搓,越柔軟越好,越硬越差,如果紗這些搓起還要CUA的聲音,那么就很低端,這樣的紗在柯橋這個低端布料的集散地才發價3.5-4.5元一米。特別要注意襯布的好壞,很多襯布用了化學涂層,環保性不好。
四、布料的垂墜感
除了一些花紋的雪尼爾及仿真絲繡花外,其他絕大多數布料垂墜感是越強越好,鑒定方式很簡單,拿著一個窗簾一邊抖一下,手感就可以感覺:
五、布料的成份組成
本來這塊是布料價格因素很核心的一塊,但是我卻很不想談這塊,因為容易讓顧客走入誤區:
1、布料的成份僅僅是為了表現布料的美觀和表面質感,有些質感必須要天然成份,但是除此之外,其實天然成份在窗簾上意義不大。
2、環保性并不完全取決與天然成份多少,雜牌全天然的依然不環保,大牌全滌綸的依然環保。
3、天然成份越多其實窗簾越嬌氣。
4、不管是滌綸還是天然成份,其實他本身就有好壞的。同樣的滌綸絲線,好壞差距很大,同樣的棉,好壞差距也很大,很多時候純棉的比純滌綸的還要便宜。
5、當然,正常情況下同一品牌的工藝天然成份多一點價格就要貴一些,含棉的不貴,含麻的就開始貴了,如果粘到了含羊毛和絲的就比較貴了。
六、印花,提花,繡花
那么在同樣一家廠且同樣的底布的情況下(比如同一家廠的棉麻),印花便宜與提花便宜與繡花,不同的廠不同的底布卻無法比較。
印花:布料做好后進行熱轉印或數碼印刷。其好壞取決與花紋開發的本身及清晰度和顏色的多樣性。
提花:和布料一起織,用不同的顏色。其好壞取決與花與布的交接。
繡花:布好后在用線繡上花,這個主要看繡的密織度和立體感:
Step1對房間整體規劃 選擇窗簾一定要事先對房間有一個整體的規劃,包括和房間的裝修風格協調。如果房間屬于古典風格,最好選擇與家具風格相協調的花色。歐式風格要
2021-07-28窗簾不知道怎么選什么顏色,什么顏色是百搭的呢?當然首先灰色。灰柔和、平靜、穩重、和諧、統一、不強烈、不刺眼,沒有沖突這些都是灰色的特點,所以在現代簡約的空間里,
2021-05-29說到布藝窗簾,目前市場上各種質地、紋樣的紡織品很多,挑選時應注意產品的性能,按需選擇,量材使用。而且對于我們這些80后啃老族來說本來買了房子就已經把自身錢財花的
2021-03-04窗簾是家居必備的裝飾品,除了裝飾,窗簾起到了重要的遮光作用,但是用久了的窗簾難免會出現灰塵污漬,無論從美觀或是健康的角度上來看,窗簾至少每年清洗一次。那么不同材
2021-06-26